说起打工,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,就是“辛苦”两个字。
一大批人从早晨八点开始,到夜里十点,都在忙碌,中间有两个小时,用来吃饭。
一个月,也就是休息四天。万一厂里赶活,可能还要少休息两天。
说了很多次,真的不想打工了,就在老家随便干点啥,都行。但是过完年,还是提着行囊出门打工去了。
为什么你不去学技术呢?不坐办公室呢?这比打工强很多啊。
图片
01
说一说我的一个同学小李,70后,湖南的山里人。
从小到大,都在山沟里长大。十几岁的时候,就和村里人一起做副业,比方说,修山路,种树等。
父母常常对他说:“就像隔壁大伯,盖红砖房,就真的很好了。”
小李高中毕业后,没有考上大学,就外出打工。
在东莞石碣镇的电子厂,干了七八年,然后去了厚街等地。
打工多年,也赚了一些钱,还娶妻生子。妻子是四川人,也是农村来的。
抱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,小李掏出十几万,又贷款好几万,在老家盖了新房。
伴随噼里啪啦的鞭炮声,小李洋洋得意。村里人都来看热闹,啧啧称赞。
直到小李的儿子,要上学,却没有城里的学位的时候,才意识到,自己做错了什么。
是的,一大批人,和小李一样,人走出了农村,但是没有走出“小农意识”。
什么是小农意识,具体化一点,就是:小富即安、互相攀比、为小事争执、没有什么大格局。
人到外地打工,看过城里的生活,但是思维中,还是农村样子。
这就造成很多打工人的终极目标,就定在方寸之地——回农村盖房子、买一台豪车等等。
在南美洲,有一种小鸟,叫翠波鸟。
它们想办法修建巢穴,好好休息。可旁边的鸟修建了比自己大的巢穴之后,它们就不服气,非要修建更大的房子,终于把自己累倒了。
这就是翠波鸟定律——忙碌不停,但是目标很小,反向也不正确。
很多打工人,和翠波鸟类似,忙碌,辛苦,但是没有太大的价值。狭隘的格局,限制了发展。
图片
02
《大话西游》中,有一句经典的台词:“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,我一定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:我爱你。如果非要在这段感情加上一个期限,我希望是:一万年。”
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机遇,但很容易错过。
等错过了,才发现自己多么愚蠢。于是,希望重新来过。但真的没有重来的机会。
错过了什么,那就只剩下无尽的遗憾了。
更可怕的是,错够了早晨的牛奶,你还哭泣,又导致错过了中午的阳光。
多少打工人,在机会面前,只会犹豫,然后一而再地错过。
就说一说我自己吧,是99年的时候,跟着一个老乡去深圳龙岗的一家电子厂打工。
天天上班十二个小时,累得如狗一样,我就想换工作。
我拿着中专毕业证,去职介所。
有一个还算合适的岗位——某品牌在长沙,需要一个代理。
对方问我:“对长沙熟悉吗?”
我说:“不是很熟悉。”然后我就走开了。我想到,做代理,需要很多的经验,还要把城市的情况,了如指掌。
过了一段时间,我再去职介所,发现之前的那个岗位,招了一个人,高中生,也对长沙不熟悉。但是他什么都摸索着来,也成功了。当然,这是职介所的人告诉我的。
是的,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,而你呢?连摸石头的勇气都没有。
打工人,觉得自己低人一等,文化水平不高,也没有资本,那就对什么都没有信心,犹豫成为了常态。
图片
03
不知从哪一天开始,打工的你认命了。
技术我学不会,学很容易的技术,又没有什么用。
比方说,学计算机,你搞不好;学叉车,也没有什么打工的优势。
想来,你还是什么都不要学,还省去了学费,不耽误时间。
你偶尔看到一些熟人,把打工的钱掏出来,辞职了,去某技校学几个月,甚至一两年,然后摇身一变,就是高级的技术员。你真的心动了,可是你没有行动,怕有什么意外吧。
至于坐办公室,普通的文员,往往没有流水线工人的工资高。
还有,办公室里的人,看起来都是老板的熟人,还勾心斗角,不如普工,思维简单,有活就干,不承担什么责任。
你就是没有看到,办公室里的人,相对舒服,空余时间多,可以学点什么。或者做点什么副业。
也有很多办公室里的人,和老板接触多,后来被提拔做管理了。
一部分办公室里的人,掌握了人脉资源,把销售做得团团转,拿到了大把的提成。
反正你认命了,认定自己就这样了。从而你安于现状。
十几岁你去打工,五十岁你还是打工,日子在重复,你命该如此。
图片
04
没有人天生是技术员,是办公室的高人,都是后天自我培养的。
打工,应该是一个人的一种经历,而不是一辈子的定局。
人这一生,改变命运的机会,总有那么几次,关键看你是否抓得住。
戒掉小农意识,形成做人的大格局,你一步一步走,才真正走远了。在异乡,你也会风生水起,你的子孙会有好的起点。
机会面前,勇敢地尝试,一次不行,再一次就行了。第一次,就当成是经验。
不管多大年纪,都能够改变命运,敢于去触及命运的真相。
星光不问赶路人,功夫不负有心人,真的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